一個由科學思維主導的世界中,我們的身體和情緒往往被認為是分開的。但許多古老文化及其發展出的醫學體系認識到它們之間存在深刻的聯繫。這些文化中的人明白,情緒可以在身體上產生深遠影響,改變我們的健康軌跡——或好或壞。 中醫幾千年來一直強調身心的聯繫。它認為情緒對我們的健康至關重要,如果處理不當,可能導致疾病。在這一精密體系中,情緒與特定的器官、季節、元素、顏色和味道相關。情緒與身體之間存在雙向關係。強烈、持續、未被承認或未處理的情緒可能會對相關器官產生不利影響,反之亦然。如果忽視或不當處理感受,它們可能表現為身體症狀並導致疾病。 在這個整體系統中,情緒是人類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被關注、滋養、承認和表達,以保持健康。 以下是中醫中情緒與其相關器官的對應關係,附有鏈接以供深入了解:
– 恐懼:腎 印度的傳統醫學阿育吠陀是另一種早已理解情緒與健康聯繫的醫療體系。其他體系包括藏醫、日本漢方醫學,以及尤納尼醫學(或希臘-阿拉伯醫學)——一種由希臘人創建並由阿拉伯人進一步發展的傳統治療體系,最著名的是穆斯林哲學家和醫生阿維森納(Avicenna)。
現代科學也開始探索這種聯繫,並驗證情緒對身體的影響。
|